搜索 分类 频道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

2023-08-08来源: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

1、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背景

电动汽车碳减排能力是指电动汽车行驶时消耗电量对应发电侧 排放CO2 相对于同等型号燃油汽车行驶时排放 CO2的减排量。电动汽车所消耗的电力由发电厂提供,相当于“以煤代油”,并非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在完全由电厂发电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电动汽 车行驶每公里排放的CO2与燃油汽车基本相同。但随着电力系统发电侧低碳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益还会继续增加。所以,如何协调投资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充电站相关设施以及功能分析

充电站设施:配电系统、充电设备(充电器,电池充电平台),调度系统(存储、更换和维修)。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智能终端的功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以 购买充电桩智能充电卡后,立即将个人信息在智能卡上激活,从而更好的体验的智能充电桩的功能。当汽车进入到充电轨道后,充电桩充电和充电端口可以自主进行车距离分辨率的计算,电源接口通过自动红外传感器和用户汽车充电接口对接,完成充电过程。

智能充电站资源网络共享。需要投入更多的智能充电站信息共享,如每个充电站的当前存储容量、充电桩空闲时间、充电等待时 间等。用户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实时无线网络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站和电动汽车的负载恢复运行,及时反馈给调度中心,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是未来智能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充电站的第一个层次是智能充放电控制单元结构:智能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PM),智能电表(SM)、电池管理系统 (BMS),用户终端(UT)和其他相关部件。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控制和管理系统:汽车充电站系统包括充放电、计量计费、安全等相关方面。利用SCADA 监控系统的功能、综合监控、智能负载调节和有效的网络通信控制和管理功能。第三个层次是在充电和放电的电源管理系统:智能电网运行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充电站区域内统一管理使用,监督和对运行的微电网能量存储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3、运行模式

电动汽车本质动力是储能电池,其充电时可以看作随机性的负荷、放电时可以看作移动电源,即电动汽车运行在V2G模式。电动汽车充电时,由于受控制策略和动力电池特性的限制,电动汽车相当于一个低电压、大电流的负荷。电动汽车对应着三种充电模式:慢充方式、快充方式和快换方式。慢充方式主要针对续航能力大的电动汽车,积极利用晚间停运时间给蓄电池充电;快充方 式针对续航能力适中的电动汽车,由于快速充电电流冲击较大,只能用于标准的充电站;快换方式适合于车辆电池组设计标准化,易更换,电动汽车快速更换模式只适合有人值守的标准充电站。电动 汽车作为移动负荷,需要对其进行随机负荷建模。分析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包括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接入点系统谐波处理等。

4、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是能源及环保双重压力下的必然。“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会在民众普及,这样背景下电动汽车充电站这种配套设备将迎来新的发展。2010 年到 2013 年三年间,我国充电站从原有的90座快速攀升至619座, 增长率达到89%,充电桩数量也从1129增长至22628个,年负荷增长率近 200%。我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充电设 施的建设,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期。在这之前,受到电动汽车数量及规模的限制,加上充电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短时间内得不到明显效益回报,因此充电设施建设数量较少。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完成充电站823个、充电桩3.8万个。而201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达9.39万辆,充电设施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在2015年,全国计划建成的充电站数量达到了2549个,而计划建成充电桩的数量更是达到了34万个,相比于14年,有了近20倍的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在未来时间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做好设计及建设水平的研究工作,有效促进行业进步发展。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是未来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充电站中的第一层次是智能充放电控制单元建设:智能控制和数据采集模块(PM),智能电表(SM),电池管理系统(BMS),用户终端(UT)和其他相关部分。第二层次是综合控制和管理系统:汽车充电站系统包括充电和放电,计量和计费,安全等相关方面。利用SCADA监测系统的功能,完成综合监控、智能负载调节和有效的网 络通信控制和管理功能。第三层次是地区充放电站管理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操作的智能电网,在充电站区域内统一管理操作、监管大量的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和有效地控制微电网储能设备。


提示:

*本文为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原创,转载请联系出处。

*资讯投稿与商务合作,请查看"商务合作"并微信联系: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本文(含文字、图片)为非商业用途发布,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官方立场;本网系信息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若有作品内容、版权争议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2272797343。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258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