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企查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关键词为“光伏”的现存企业39.7万家。2011年以来,光伏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波动增长的趋势,2017年企业注册量到达了增长的1个小高峰,共计5.3万家,随后注册量逐年减少,2020年迅速拉升5.5万家,2021年前三季度增7.73万家,同比增长55%,成为十年来的点。
从季度上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册光伏相关企业7.73万家,同比增长55%,呈不断增长态势。今年d三季度共注册光伏相关企业2.9万家,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5%。今年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注册量都较为均衡,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较大。
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的光伏相关企业占比高达35%,注册资本在1000-3000万元以及500-1000万元的分别占比21%和17%。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的光伏相关企业数量多,达6.14万家,占全国总数的15%。江苏省以5.06万家居于位,广东以及河北的光伏相关企业均超过三万家,浙江、安徽以及河南的相关企业数量排名靠前。
从城市上来看,广州市的光伏相关企业数量多,共计9595家,邯郸以9301家排名位。值得注意的是,邯郸市不少贫困县都抓紧了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窗口期,创新“三化”举措,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建成全国的光伏园区。除此之外,苏州、深圳的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八千家。
电池网注意到,2021年被认为是光伏平价上网的启航年,“双碳”目标下,政策推动新能源进入无补贴平价上网时代。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明确,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今年以来,光伏企业注册量增长,而光伏组件降价迎行业拐点!
12月2日,全球大硅片制造商中环股份(002129)宣布降价,其中165μm厚度的P型单晶硅片,M10、M6、G1尺寸zx报价下调为6.15元、5元、5.1元。
12月16日,全球的硅片、组件制造商隆基股份(601012)继11月底下调硅片价格后发布单晶硅片zx报价,全线下调0.29-0.35元/片。对于165μm厚度的P型单晶硅片,M10尺寸由6.20元下调0.35元到5.85元,下调幅度为5.65%;M6尺寸由5.32元下调0.29元到5.03元,下调幅度为5.45%;G1尺寸由5.12元下调0.29元到4.83元,下调幅度为5.66%。
近日,两大巨头接连降价,释放出硅片行业或将整体进入降价区间的信号。开源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计划扩产的硅片厂商少有12家,预计未来硅片新产能超299GW。业内人士认为,产能逐步释放,竞争格局加剧,2022年后硅片价格大概率将进入下行通道。
多家机构普遍对此次硅片降价持乐观态度,认为有利于缓解下游装机成本压力,推动需求回暖。
东吴证券认为,硅片率先降价,产业链博弈拐点将现。从行业硅片报价来看,11月中旬开始硅片价格松动,主要是由于10-11月下游排产表现1般,负反馈逐渐传导硅片环节,预计近期硅料及组件降价将有所松动,带动产业链排产上行。组件排产是光伏行业投资的晴雨表,硅片降价后带动产业链降价,拉动下游需求提升,刺激板块情绪,增强市场信心。
国盛证券表示,近期由于原材料成本高企,下游开工偏弱,需求疲软,本次硅片主动降价,有望刺激电池、组件环节降价持续下游需求,有望看到下游需求拐点。同时随着多晶硅料环节的产能持续释放,本次硅片主动降价有望强化硅片和硅料端的博弈,推动硅料价格回落,从而从源头上持续终端需求复苏。
东方证券研报分析,此次两大硅片降价,对于光伏产业链来说是1种利好。此前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集中式光伏装机压力较大,并对分布式装机产生了1定影响,三季度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此次产业链价格调整出现积信号,光伏产业链博弈有望进入下1阶段,硅料价格有望迎来松动,预计将有效激活d四季度并网需求。
国金证券表示,市场不要对硅片降价有太多恐惧。其研报认为,本轮由硅片开启的降价,可谓是产业和资本市场都期待已久的“供需关系新平衡、产业逻辑再顺畅”的起点,从投资角度看,市场对“降价”的担忧和恐惧,已经在过去1段时间的板块震荡中得到很大程度的消化。
华创证券分析,此次硅片降价,或将滞后影响硅料价格,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松动,缓解下游装机成本压力,推动需求回暖,以量换价逻辑有望演绎。
粤开证券称,在今年整体新增装机规模低于预期的情况下,明年有望放量并保持高景气度。展望2022年,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之下,看好下游的组件以及电池片等环节,盈利有望出现明显改善。
华安证券指出,目前硅片企业主动降价,有利于清退行业落后产能,提升行业进入门槛。长期看,光伏产品降本降价是趋势,未来1年硅料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将引导产业链价格重新回到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