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天津召开的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矿山生态修复论坛”上发布。其中,黄金行业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有2个,分别是贵州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锦丰(烂泥沟)金矿生态修复案例、青海果洛州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尔尼铜矿矿山生态修复案例。
据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矿山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题中之义,在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公布的案例是矿山企业积极探索、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实践的缩影。案例涉及国有、民营、中外合作等不同企业,煤矿、金属矿、建材矿等不同矿种,以及地下开采、露天开采、联合开采等各类开采方式,覆盖西北生态脆弱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青藏高原等不同区域。案例展示了生产矿山在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中保护优先、源头防控,统筹规划、科学实施,科技引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以及在改善矿区生态系统功能和人居环境、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产业导入与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展现了矿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生态修复法定义务的典范。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不断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夯实法制保障基础,推动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地方政府监督管理责任和矿山企业修复治理主体责任。坚持源头治理、全过程保护修复,逐步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相继出台矿山生态修复系列激励措施,调动全社会参与矿山修复的积极性。持续开展全国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核查、矿山生态修复标准规范制定等基础工作。修复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以及京津冀、汾渭平原、青藏高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历史遗留矿山修复。2022年起,支持地方实施49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示范工程。“十三五”以来,全国已累计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面积480万亩。
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展现矿区生态修复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矿业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面向全国征集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从征集到的65个案例中遴选出15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汇编成册
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沙坪镇烂泥沟村,是我国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之一。自投产以来,该矿山始终秉持安全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修复贯穿于矿山开采修复的全周期。
面对喀斯特山区复杂的地形和露天与井工联合开采带来的多重挑战,贵州锦丰公司采取了“边开采、边治理(修复)”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固废利用、表土收集、土壤改良、植物筛选、植被重建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露天采场崩塌、滑坡隐患,尾矿库溃坝风险,排土场滑坡风险,炭浸尾矿库潜在氰化物污染风险,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
在生态修复的具体实践中,贵州锦丰公司展现出了高度的创新性和责任感。在采矿方法上,采用了充填采矿法,从源头减少空区,降低地表塌陷风险;在尾矿库筑坝工艺上,采用了一次性筑坝工艺,提高了安全性;在炭浸尾矿库防渗措施上,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膜复合衬层,有效防止了氰化物污染。此外,矿山还注重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再浮选和低品位矿化废石分选,实现了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固废堆存占地及生态破坏。
贵州锦丰公司还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了适地适树的植物筛选。通过育种培育,筛选出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生长的生态修复植物,为边坡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矿山还采取了“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砾石清理”的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改良,使恢复的耕地和园地具有良好的耕作性。
通过多年的努力,贵州锦丰公司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废石场被成功复垦为现代化农业生态园,新增优质耕地21.4公顷,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村民的就业问题,为周边社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矿山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贵州锦丰公司的成功经验不仅为自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其他矿山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态修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紫金矿业集团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德尔尼铜矿成功入选,标志着青海矿山监管和生态修复取得积极成效。
德尔尼铜矿地处高寒高海拔区域,缺氧缺土、降雨频繁、施工窗口期短等是矿山生态修复的瓶颈,先后试验了草皮移植、覆土撒播、点播种植、苗木移植、喷播工艺等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多方协作、科技赋能,构建起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长效化机制,探索出高原矿山生态修复的新途径,为青藏高原金属矿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