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不止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才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正确方向。”1月16日晚,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发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整车智能。
王传福透露,比亚迪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沿着整车智能的技术路线,加速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
“东拼西凑,凑不出整车智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然而,长期以来,行业普遍将智能化的研发聚焦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上,这实际上是对汽车智能化的窄化。与此同时,多数智能汽车的各个系统是由不同供应商采购组装而成,导致各系统之间无法联动融合,无法真正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东拼西凑,凑不出整车智能。”王传福强调,“做智能汽车就像造房子,不是敲代码就能做好的,必须以汽车电动化为基础。基础做不好就是在盖危房。”
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廉玉波同样表示,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不可分割,二者呈现螺旋式发展,目前产业竞争主赛道已扩展到整车工程。
据介绍,在电动化上半场上,比亚迪相继推出F3e、F3DM、800V高电压平台、刀片电池等技术和产品;而在智能化下半场上,比亚迪打造了行业唯一100%兼容手机生态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和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于2023年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常被混为一谈。我曾提出‘无人驾驶是忽悠’,这是因为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成熟度来说,都不具备落地条件。”王传福说,在智能化方面,比亚迪起步很早,研发都是从实际使用场景出发,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的真实需求,不搞噱头。
据介绍,2023年7月,比亚迪获得全国首张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024年,比亚迪将会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未来,比亚迪20万元以上车型将会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选装,而30万元以上车型则将全部标配。
“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
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架构。据介绍,该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形成了以“大脑”为核心,联动“神经网络”,让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一脑,即中央大脑,主导智能汽车的感知、决策、执行。不但能实现对多种SoC芯片的兼容,还能通过芯片解耦带来算力的扩充。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比亚迪中央大脑目前已实现全面搭载,未来,将全球首搭2000 TOPS的“舱驾一体”芯片,实现舱驾算力共享。
两端则是指璇玑AI大模型的车端AI和云端AI协同“双循环”。车端AI模型基于车主驾驶的个性化特点,实现单车数据小闭环,满足千人千面的需求;而云端AI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和推理,实现迭代新功能、优化老功能。同时,为了更好地训练璇玑AI大模型的,比亚迪自建AI超算中心。
“AI将为智能汽车变革按下加速键,璇玑AI大模型可覆盖整车三百多个场景。”王传福说。据了解,比亚迪可利用车端大模型实现自动数据挖掘,并在云端自动打标挖掘有价值场景。目前已经积累了覆盖各类高价值场景30多万个,为璇玑AI大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提供了数据库和场景库。
此外,璇玑架构还实现车联网、5G网、卫星网的三网融合。将车联网的高、低速通信,与5G网高带宽低延时的优势,以及卫星网无盲区的特性相结合,确保车辆信号全域覆盖。
四链则是指传感链、控制链、机械链和数据链贯通,实现灵活感知、精准控制、协同执行。例如,在高速爆胎时,传感链可以让车辆做到联动多维传感器,融合感知车辆信息,快速识别车轮状态,结合四电机矢量控制,就算是在120km/h的车速下爆胎,仍能保持整车不失稳,保障安全;在控制链方面,比亚迪自研的大模型决策控制算法,能够预测各类工况下的风险车辆、驾驶轨迹、变道意图等,生成驾驶决策,并借助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对动力、底盘、车身进行精准控制。